最近“疑赖论”在岛内又被广为讨论。8月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台“国安会”秘书长吴钊燮,及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访问华府,美国官员私下仍为赖清德感到紧张,认为赖清德缺乏对外经验,更难以预测。接着,又有新闻称,即使是美国同意赖清德“过境”,也仅可在夏威夷“过境”,显示美国纵使紧抓“台湾牌”,却仍然谨慎防止赖清德跨“红线”导致台海失控,因而对赖的看管比昔日对蔡英文严格很多。
7月,美国“德国马歇尔基金会”(GMF)印太计划执行长葛来仪(Bonnie Glaser)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(CSIS)中国实力项目主任林洋(Bonny Lin),在《外交事务》(Foreign Affairs)期刊上发表文章也指出,台北与北京缺乏直接沟通只会导致更多误解,华盛顿有必要鼓励双方建立私下沟通管道,降低误判风险。两位学者说,美国必须更积极鼓励北京与台北恢复对话,对双方强调缺乏直接沟通可能带来的风险。事实上,类似声音在去年已经出现。2023年1月同样是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赖清德自称“务实台毒工作者”等论述,引发“美国担忧赖清德可能令两岸紧张升温”。另外一篇在2023年7月刊载,因为赖清德称2024“大选”是“白宫”和北京的选择,未来他领导台湾就是朝“走入白宫”为目标。此举引发美方紧张,美官员要求台湾当局澄清相关“走入白宫”的言论,接连掀起美国“疑赖论”的风波。然而,仔细检视上述声音,这种在美国利益优先的价值观下,为了避免和防止台海冲突的“疑赖”,并不等于美国放弃操纵、控制、利用台湾与大陆对抗,放弃给明、暗“台毒”助威呐喊,放弃在政治、外交、军事上不断打擦边球,不断掏空三个“联合公报”设定的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。前蓝委蔡正元认为,美国在加速让岛内主要政党“台毒”化。(台湾媒体)
美国人希望的台海和平,是两岸“维持现状”,但今天的现状早已不是美方当年批陈水扁是“麻烦制造者”,认知到彼此共同利益大于战略分歧,进而一道约束 “台毒”的现状。而是美方一方面要鼓励两岸对话交流,一方面又要挑战一中红线,一边说要台海和平稳定,一边又要武装“台毒”,持续卖给台湾攻击性武器,想把台湾变成所谓的“刺猬”和“豪猪”,打造“不对称战力”的现状。美国所谓的反对“片面改变现状”,是要持续维持两岸分离状态。在这个原则下,被岛内在野人士广为讨论的“疑赖论”,只是美国说一套,做一套,大搞两面手法的一环,美国维护全球霸权,遏制打压中国的战略意图是不会变的,美国支持“台毒”更是有高度动力的。连两岸是何关系都没有明确的“疑赖”,也会因为这个前提的缺失,在岛内派生出各种五花八门的“和平分离”观点。这种逃避统独矛盾的“疑赖”,更不会让台湾社会对“台毒”路线的危害产生深刻反思。相反还会让更多人误以为只谈“和平”就能超越“统独”,这种偏离民族、同胞视野的“疑赖论”,背后投射的或许是岛内另外一批人的“倚美论”。2019年5月23日,民进党2020初选参选人赖清德在接受电视台的独家专访时说,怀疑有公家机器介入民进党的初选。代表蔡英文的府方随即发言否认,并认为赖清德这样没有任何证据就做这么严重的指控,很不负责任。在此之前,为了应对赖清德参与大位竞争,眼见时任领导人蔡英文民调落后,民进党中执会两度修改初选时程,目的就是要以时间换取空间,等待蔡英文民调翻转,而挺英网军更在网络频频批评赖清德,让后者不得不公开喊话,希望蔡英文能要求她的网军停止对其攻击。2019年6月13日,把赖打到求饶的蔡英文最终实现了逆转胜,但原本的游戏规则却被破坏的残破不堪,连很多绿营人士都看不过去,有人甚至愤而退出民进党。当时最大的“疑赖论”来自民进党党内,发起者是蔡英文和英系人马,但这只是绿营内部一场难看的权力争斗。可见,“疑赖”与否从来不是问题核心,站在什么样的立场“疑赖”,因何原因“疑赖”才是关键。即使类似声音铺天盖地,也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不能一概而论。